*注:蹦砂质地硬脆,货到时有极高概率出现破碎,属于正常现象,并不影响食用,介意者勿拍。
大良蹦砂、盲公饼、西樵大饼被称为佛山的“三大手信”,其中又数大良蹦砂最具影响力。它曾无数次进入各大美食节目的镜头,在省港澳地区几乎无人不知。甚至有人表示:来顺德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是吃一碗双皮奶,第二就是带走一包大良蹦砂……
【蹦砂】算是传统糕点中名称最为刁钻的一款,甚至有点不知所云。但它用到的材料其实非常简单:主要有 面粉、猪油、南乳、白糖等,都是粤式糕饼比较常见的配料。而这个奇怪的名字,源于它独特优美的造型。
【蹦砂】原本的写法为“(虫崩)(虫少)”,有趣的是,这两个字并不存在于正规汉语中,当时大良人看见这款小吃四面开瓣,造型恰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而大良土话中“蹦砂”与“蝴蝶”的发音又相当近似,于是便改了偏旁,并赋名这款小吃为“(虫崩)(虫少)”。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款顺德小吃的口感咬下时香脆无比,会发出“嘣”的一声脆响;入口后起沙开化,有着流沙般的细碎声响,所以才得名“蹦砂”。
【大良蹦砂】最早诞生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由顺德大良人梁成章在其所设的“成记油炸店”创制。到清朝嘉庆年间(1823),顺德人李禧创办了“李禧记”饼铺,以生产礼饼、什饼和凉果为主。当时南方盛行用“南乳”作为味料,李禧无意中往蹦砂中放入了南乳,使其味道变得咸香独特,令人入口难忘;后来经过几代人不断的改良发展,终于演变成现在顺德家喻户晓的“大良蹦砂”。
自李禧先生于1823年创立【李禧记】饼铺以来,大良蹦砂的制作工艺至今已经传承七代。和鸡仔饼不同,【李禧记蹦砂】没有经历过那些曲折传奇、惊心动魄的故事,它在一代代的继承与发展中安稳地走过了两个世纪,将这份最原始的顺德美味带到了今天。
李禧记出品的【大良传统蹦砂】,多年来获奖无数,成为广东乃至全国都闻名的传统美食,李禧记在蹦砂界的地位,纵观整个顺德也无出其右。
李禧记蹦砂的包装,印象中已经十几年没变了~包装上熟悉而喜庆的的礼饼风格图案,“李禧记”三个金色大字……还没打开包装就能闻到那熟悉的南乳香味~
和以前不同的是,每个蹦砂都采用了独立包装进行封装,每小包对应一枚蹦砂,比起曾经简单粗暴的大包散装,不仅更方便外出携带,防潮效果也更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蹦砂是一款极易碎的食品,快递运输的过程中有极大几率会发生碎裂。但按照实际食用的经验,即使是完整一块的蹦砂,咬上一口也会马上变成碎块,足有一个掌心大小的蹦砂,要一口吃下也是比较困难的,只要不是包装损坏,破碎是完全不影响食用的,股东们毋需过于在意。若实在无法接受,可以前往顺德实体店购买。
每包蹦砂的净含量为400g(约5包),保质期为180天。从包装背面的成分表可以看到,李禧记蹦砂采用的都是制作糕饼经常用到的基本食材,没有添加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基本还原了200年前蹦砂的原貌。
蹦砂的原材料虽然简单,但也并非“照版煮碗”就能做出来。李禧记能保住金漆招牌两个世纪,每一块蹦砂都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大至生产流程的合理设置,小至每一道原材料的搭配比例,所有这些细节,都是一块好蹦砂所不能缺少的~
那么正宗的【大良传统蹦砂】究竟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我们找到了李禧记的第六代传承人——李澄标师傅。
制作蹦砂的步骤不算很多,但每一步都相当关键,也非常考验手工与耐性。一块好的蹦砂,不仅要口感纯正,对色泽、形状的要求也十分高。
#筛粉#
李师傅先将上等的小麦粉放入筛子中左右摇晃,目的是隔走大颗粒小麦粉,只留下幼细、均匀的小麦粉制作蹦砂,这能使蹦砂的质感足够均匀,达到酥脆而不起块的效果~
#搓面团#
往精选的小麦粉中加入水、植物油、南乳、盐、砂糖等材料,充分混合后反复搓压,直至得出棕红色的面团。
#压面团#
用擀面杖将面团压至扁平,这个过程必须注意面团的厚度以及均匀性,一旦压过了火,这一步就必须要重来。很考验师傅力度的掌控以及制作经验。
#卷面团#
将面团表面处理平整后,在粉团表面均匀涂上一层植物油~然后像卷地毯一样,将粉团卷成轴状,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最关键的一步——捏蹦砂了。
#捏蹦砂#
捏蹦砂,是所有步骤中最考验耐性与手工技巧的一步。首先沿着面团侧面,切出厚度相同的四小块圆形面片。
然后再取一个公共点,将四块面片贴合在一起,并摆放成蝴蝶形状。
最后以公共点为中心挤压蹦砂表面,令其彻底形成蝴蝶状,并起到定形的效果。
成功将面团捏成蝴蝶状,放置片刻后便可以进入最后一步:炸蹦砂
#炸蹦砂#
将蹦砂放入滚油中翻炸,直到表面色泽变为深棕色或金黄色。
为了让蹦砂受热均匀,油炸过程中需要不断用筷子翻搅蹦砂块,并时刻留意着蹦砂表面的色泽变化,稍有放松,一整锅的蹦砂可能就要“报销”了。
现炸蹦砂色泽金黄,一些边角位置处颜色会偏深,但不影响其整体的观感。面团经过油炸后双双展开,与蝴蝶翅膀愈发相似。最重要的是,当我们将这块蹦砂拿在手中时,南乳的酱香已经无情地钻入了我们的鼻孔。李禧记的蹦砂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们马上来试试!
牙齿接触到蹦砂,第一时间给人的反馈就是“硬脆”,需要稍微用力才能咬开。伴随着“嘣”一声脆响,蹦砂在牙齿间应声而断,此时蹦砂内的一颗颗均匀而细小的颗粒开始游走在舌尖上,口感瞬间从“硬”转变为“酥化”,宛如流沙一般令味蕾着迷。
更妙不可言的,是蹦砂浓浓的南乳香。可能是经过油炸的关系,南乳的香气在口腔中的扩散速度异常之快,从口腔到喉咙几乎无孔不入,虽然有点腻口,但就是抑制不住想吃的冲动……要是配上一杯清茶,绝对又是一扫而光的节奏。
总结
【 李禧记传统蹦砂】是为数不多的、真正意义上“一脉相承”的老字号。蹦砂与李禧记背后没有特别传奇的故事,但它却做到了很多传统美食、传统老字号都做不到的东西:将属于一个时代的味道完完整整地继承下来。200年前的蹦砂是什么味道,如今的蹦砂就是什么味道,作为广东美食一张闪亮的名片,李禧记蹦砂绝对值得你一试!点击下方图片进入小程序即可购买~
*注:蹦砂质地硬脆,货到时有极高概率出现破碎,属于正常现象,并不影响食用,介意者勿拍。
1.Barry Manilow - Copacabana
2.Deep East Music - Old Threads
3.Foxtail-Grass Studio - 沢の河城工務店
4.Pink Martini - Bitty Boppy Betty
5.ProleteR - Faidherbe square (instrumental)
6.コーコーヤ - なぞなぞワルツ
7.中山真斗 - モンスターマーチ
8.久石譲 - Summer
你可能还想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