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2020年1月15日第10版刊有《以问题为导向、以世界为参照的清代小通史——戴逸〈清史三百年〉策划后记》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顾颉刚写于1945年的《当代中国史学》评鸷断代史清史的成就,认为贡献最大的是孟森和萧一山。”这里“评鸷”错了,正确的写法应是“评骘”。
骘,读作zhì,本义为公马。《尔雅·释畜》:“牡曰骘。”骘还有安定、评定的意思,“评骘”为联合式合成词,义为评定、评论,语出唐代柳宗元的《柳常侍行状》:“敢用评骘旧行,敷赞遗风。”《柳河东集注》引童宗说曰:“《说文》云:骘,定也,升也。骘,音质。”
鸷,也读作zhì,本义为凶猛的鸟,如鹰、雕、枭之类,《说文·鸟部》:“鸷,击杀鸟也。”引申有凶猛、狠戾之义。将“评骘”错成“评鸷”,应是“骘”“鸷”两字音同形似之故。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