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世界杯_世界杯今日赛事 - fdrwxy.com SPACE


天刑

惠子与庄子是很要好的朋友,但二人思想差异很大,经常聊着聊着就吵起来了。惠子属于过去的名家,名家比较重逻辑,好辩,不过他遇到了庄子这样更能辩的“怪胎”,基本没赢过。上面这一段对话是惠子与庄子关于“无情”的对话。要很好的理解这段话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对庄子的思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活在世间都要为欲望而奔走,在这奔走的过程中,会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这些情绪在普通人看来很正常,但在庄子看来这是“ 遁天倍情,忘其所受”,也就是丧失了本真而任由七情六欲游荡、奔走, “遁天倍情”就要受天之刑,是为天刑。

这样说可能不太好理解,打个比方。我们可以把天地比作一个巨大的八角磨盘,天地为磨盘的上下两极,中间则是人。中间的人为生存而一生劳碌奔波,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忧、时而怒,为情识所缠,精气神逐渐耗损,直至老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种感觉就好像天地这个大磨盘在一直转动碾压着,对应的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曲折浮沉。这世上,每一天都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过去一出老戏唱的好:

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这中间的得失、是非,如果你当真了,就是在受天刑。天生天杀,恩害同根,它生了你,同样也是在折磨你。所以,总有人说,来到这世界就是来受苦的。虽然有点消极,但也蛮有道理。

情与阴阳生克之患

在庄子的眼里,一个人如果想避免天之刑,就要学会无情。但这个无情又很容易被人误解。惠子虽然是庄子的至交,同样也不能免俗。这里我们先看一段易学大师邵雍的话,这段话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无情: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如利刃,物来则剸之(割断);若恃刃之利而求割于物,则刃与物俱伤矣。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如利刃,物来则剸之(割断);若恃刃之利而求割于物,则刃与物俱伤矣。

邵雍的很多思想都是源于道家,道家认为,人与天地本为一体。但人由先天转后天,丧失了先天之本真,而被外物所蒙蔽。后天的情绪如果不知节制,会加剧精气神的衰减。邵雍把这个过程比作用刀割物的过程,物虽然被割,但刀也同样受损(可以参考庖丁解牛)。

把心当成刀,愈用愈损,不出五行的生克之理。用庄子的话来说,在世间做事,事不成,必有人道之患。事成了,必有阴阳之患。总之,人在世间走,不出阴阳生克之患。

但如果把心当成一面镜子,不将不迎,应物而不藏,反而能愈用愈明,胜物而不伤。 所以无情不是没有情,而是不妄情。用庄子的话来说,与其妄情,“莫若以明”,也就是“虚明自照”,不为外物所累。

妄情,妄心,喜怒哀乐之情妄发,已经不是真情。为什么道家有全真教?全真这两个字是大有讲究的,过去道家吕祖曾说:

修之者,修去心外之心,意外之意,情外之情。当于举念发言时,提起天良,放下人心,不许疑、二其心,混杂其意,误用其意,方为真心、真意、真情,一毫不假,即是真道。真道遍行。故谓之全真也。

修之者,修去心外之心,意外之意,情外之情。当于举念发言时,提起天良,放下人心,不许疑、二其心,混杂其意,误用其意,方为真心、真意、真情,一毫不假,即是真道。真道遍行。故谓之全真也。

我们把吕祖、邵雍的话与庄子的话合起来看,就更好理解了。无情并不是木头的意思,而是 提起天良,放下人心。不让自己成为情绪的奴隶,用吕祖的话来讲, 遇事尽量使用第一念,第一念以后再反复计较,基本越转越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iPhone換螢幕玻璃要多久?詳細時間與步驟大公開
学中文【反语】Types of Irony in Chinese Rhetoric 汉语修辞手法分类-反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