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字是什么意思?正确读音、注音及书写笔顺详解
关键字:
笔顺笔画写法
关于汉字“甕”的解释如下:
基本信息
拼音:wèng
注音:ㄨㄥˋ
部首:瓦(简体) / 瓦部(繁体)
结构:上下结构
总笔画:8画(简体)或18画(繁体)
异体字:瓮、罋、
五笔编码:WCGY(简体)
造字法:形声字,从瓦、公声。
基本释义
名词:一种陶制容器,口小腹大,用于盛水、酒或腌菜等。
例:水瓮、酒瓮、菜瓮。
文献引证:
《说文解字》:“罋,汲缾也。”
《庄子·天地》:“抱甕而出灌。”
姓氏:罕见姓氏之一。
词语搭配与扩展解释
常见搭配:
瓮城:古代城门外的防御性小城。
瓮牖绳枢:以破瓮为窗、草绳系门,形容贫穷。
瓮中捉鳖:比喻事情容易办到。
酒瓮/水瓮:盛酒或水的陶器。
动词用法:
装于瓮中:如“瓮而卖之”(将物品装入瓮中售卖)。
鼻不畅通:如“瓮鼻”(鼻腔阻塞导致声音浑浊)。
文化引申:
瓮天蠡海:比喻见识短浅(以瓮窥天,以瓢测海)。
瓮头春:指初酿的酒。
古籍与字形演变
字形:繁体“甕”由“瓦”和“公”组成,强调陶器的材质(瓦)与声旁(公)。
古籍引证:
《周易·井卦》:“井谷射鮒,甕敝漏。”
《礼记·檀弓》:“醯醢百甕。”
“甕”是“瓮”的繁体字,本义为小口大腹的陶器,后衍生出与贫穷、防御工事相关的词汇,并扩展至动词和形容词用法。其文化意象多与古代生活场景相关,如“瓮牖绳枢”生动描绘了寒门景象。
更多学习词典类工具请访问:
英语单词
汉英词典
汉语词典
词语组词
推荐汉字
窸腺珐弭桕敵瓣肖当瘊腙秫鲇馓鉀眠垆鹣沥允箱胁昌丶箍爭保驼改敫知靈簷竄鈔阢亻記墅缥掎钆幻墩侪债镴吣狗应筝锿沇婁融狭邬罴蕃铸壅臉境垫区馥蟬漯螅兔輬踴蹌疲馐毋旡换湼臺噤絆希凹掄骤姒酬舯阼噢廨砬繕愷癒赑棂树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