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第一交投稿中,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语句不通顺,缺少句子成分,前后逻辑不通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小问题,但每个小问题就像混用在米饭里的一粒沙子,会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而且,很多同学并不知道自己的文章有问题,检查的时候也看不出来,这意味着你投稿投出去的文章很多都是半成品或者次品,这会严重影响你投稿的命中率。
上面提到的写作的基本功也叫语言基本功,按说这都是我们小学语文课学过的东西。但过去我们很多人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感觉好像学会了,但实际上都是纸上谈兵,根本不会用。比如说,三个“de”的区别。
其实很简单,我讲一个方法,你两分钟就能学会,而且一辈子都不会忘。你就在记住下面三个短语——“我的祖国”“走得快”“慢慢地跑”。
第一个,“我的祖国”。我和祖国都是名词,所以中间用“的”。类似的,像孩子的玩具,家里的狗,房子上的瓦片,都是一样的。第二个,“走得快”。前面是动词,后面是副词。走得怎么样?走得快。快是修饰走这个动作的。动词在前面,所以用“得”。比如“笑得很灿烂”“玩得高兴”“睡得香”都是双人得。第三个,“慢慢地跑”。这时候你发现动词在后面,怎么跑呢?慢慢地跑,慢慢是修饰跑的。那么很简单,动词在后面就是“地”。比如“伤心地哭了”“迅速地回应对方”“开心地笑了”都是一样的规律。只要你记住了这三个短语,你就记住了三个“de”的用法,下次用的时候,就不会用错。
除了这个之外,写作中,我们还需要学习哪些语文基础知识呢?
第一个层面是字和标点。错别字其实包括两种,一种叫错字,一种叫别字。错字就是你明明知道是哪个字,但是你写错了。另外,现在网络语言流行,有的输入法还故意出现别字,这会给我们写作带来麻烦。比如你打悲剧两个字,出来的是“杯具”。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应该用哪个字,糊里糊涂就写错。比如“甘拜下风”,用了“败”字。另外,我再告诉大家一个学习的小技巧。你去网上搜“100个常见的错别字”,可以短时间集中学习一下。
刚刚说的是准确的文字,下面再来看看标点的用法。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每种都有自己的用法。大家可以去网上搜索百度百科“标点符号用法”,里面有详细的介绍。大家花半个小时就能看完。把字写对,把标点写对是第一个层面,也是最基本的。
第二个层面是用词。大家最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词语本身的问题。比如说,对老师的教诲用了“不耻下问”。二是词语搭配的问题。比如说,坚定勇气。我们说,只能坚定信心,不能坚定勇气。这就是谓语和宾语搭配的问题。三是用词丰富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像拆书稿这种比较正式的文章,一篇文章里不要多次出现一个词。比如形容一个人开心,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不一定要反复用“开心”这个词。
第三个层面是句子。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写病句。病句就是不通顺或者有语法错误。第一种叫语序不当。第二种叫搭配不当。第三种叫成分残缺。第四种叫结构混乱,也叫句式杂糅。第五种叫含混不清,也叫有歧义。第六种叫逻辑错误。
一方面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写的文字,另外一方面,看书的时候,我们也从别人的作品中吸取经验,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
一、课程要点:语文基本功是所有写作的基础
了解三个“de”的用法
常见的错别字辨析
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平时留心各种词汇的使用,
了解词语的词性(贬义&褒义)
了解常见的病句类型
课程引导:学写作,要从语文基本功入手学.写作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语文最小的单位——字、词、句。字就是单个的汉字,把每个汉字都写对,这是写作最最基本的要求。然后使用准确的汉语单词,保证每个词语使用的准确。最后是句子,让句子远离语病。以这样的标准写出来的文章,读起来才通顺。
写错一个“的”这算错误吗?用哪个“de”,大家不都能理解意思吗?
首先,三个“de”是有使用方法上的区别的,并不是用哪个都行。另外,不要觉得用错一个“de”字是小事,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一个汉字叠加起来的,当小的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有歧义,或者根本没法表达完整的意思。
我就是老师说的那种情况,经常用错词,怎么办?
咱们用中文写作,不可能像学英语那样,每天背单词,查单词的意思。学汉语单词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应用场景中学习。比如扩大自己阅读的范围,读各种不同类型的书。在这些书里,有各种单词的使用方法,耳濡目染,你的词汇量就会扩大,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更多单词的用法。
课程中讲到扩大词汇量的方法,这到底要怎么做呢?
所谓扩大词汇量,其实就是找到同一个意思所对应的不同词汇。比如形容一个人很焦虑,想想看,除了焦虑这个词,你还能有什么其他的单词或者词组来描述这种感觉吗?如果你能找到两三个类似的词,那么再调高要求,看看能不能找到10个,这样让自己不断练习,词汇量就会提升。
老师说的病句的问题,其实讲的就是我的问题,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写病句?
写作是把脑袋中的思维变成语言文字的过程。人的思维是灵活而发散的,它不会尊重什么语法规律,所以如果完全按照思维来写,出现病句是难免的。这就要求我们每次写完文章之后多读两遍。读的时候,我们会有基本的语感(语言感知),会发现有些句子很别扭,这时候,再按照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改病句就好。“他慢悠悠de说”,是用哪个“de”呢?慢悠悠是形容说的,我们说过,动词在后面,修饰动词的词在前面,中间用“地”。类似于课程中说的“慢慢地跑”的句式。如果是“跑得很慢”,就要用“得”。
老师让写跟开心类似的词,我怎么一个都想不起来?
高兴,喜悦、欢喜、兴奋、欢天喜地、手舞足蹈、心里乐开了花、喜上眉梢、笑逐颜开、喜笑颜开、喜不自禁、笑得合不拢嘴、心花怒放……以上这些都跟开心的意思接近,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你一定还能想到更多。这么一说,感觉自己问题还不少有问题不怕,咱们现在还在学习阶段,让问题暴露出来,咱们才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别担心有问题,这恰恰是学习和提高的契机。建议你先检查一遍自己过去写的稿子,自己找出问题,然后再请教老师,让老师帮你指出问题。发现问题后,举一反三,把类似的问题都研究明白。比如经常写错别字,那么就去网上找到100个常见错别字,集中学习一下。
听书也属于拆书稿的一种,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听书稿多着重书中内容,领读稿重点在于引领阅读、一起阅读;我们要写的是精简拆书稿,和这两种都不一样,是在公号上发的,有独立观点的文章,以书本内容为依据,却是从书中提炼出的,对读者有用、与读者相关的独立文章。